彭天锡串戏妙天下,然出出皆有传头,未尝一字杜撰。曾以一出戏,延其人至家,费数十金者,家业十万,缘手而尽。三春多在西湖,曾五至绍兴,到余家串戏五六十场,而穷其技不尽。
天锡多扮丑净,千古之奸雄佞幸,经天锡之心肝而愈狠,借天锡之面目而愈刁,出天锡之口角而愈险。设身处地,恐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。皱眉视眼,实实腹中有剑,笑里有刀,鬼气杀机,阴森可畏。盖天锡一肚皮书史,一肚皮山川,一肚皮机械,一肚皮磥砢不平之气,无地发泄,特于是发泄之耳。
余尝见一出好戏,恨不得法锦包裹,传之不朽。尝比之天上一夜好月,与得火候一杯好茶,只可供一刻受用,其实珍惜之不尽也。桓子野见山水佳处,辄呼“奈何!奈何!”真有无可奈何者,口说不出。
译文
彭天锡演戏的技艺精妙绝伦,天下无双,而且他演出的每一出戏都有传承的蓝本,从未擅自增减一个字。他曾为了学一出戏,邀请那位艺人到家中,不惜花费数十金,结果家中积累的十万家财就这样逐渐耗尽。春天里,他多半时间都在西湖边度过,也曾五次到访绍兴,在我家连续演了五六十场戏,却仍觉未能完全展现他的全部技艺。
彭天锡多扮演丑角和净角,那些历史上的奸雄佞臣,经过他的演绎,心肠变得更加狠毒,面目更加狡猾,言辞更加阴险。他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角色的人生,使得纣王的恶行在他的表演下都显得逊色。他皱眉瞪眼时,仿佛腹中藏剑,笑里藏刀,浑身散发出一种阴森可怖的鬼魅之气和杀机。这大概是
这篇文章写彭天锡对戏剧的痴迷和演戏之妙。彭天锡作为一个贵家子弟,不用心经营家业,沉迷于戏剧,挥金如土,导致家道中落令人概叹,但其艺术水平确实值得欣赏。张岱在文中指出彭天锡演戏的几个特点:不乱编造一字,擅长饰演反面角色,演技无人可比。彭天锡为何会达到如此境界?张岱的答案是博学而不遇,故此文虽以表现彭天锡的技艺为主,同时也揭露了明末奸佞当权,文人抱负不得伸展的黑暗现实。
西南山水,惟川蜀最奇。然去中州万里,陆有剑阁栈道之险,水有瞿塘、滟滪之虞。跨马行,则篁竹间山高者,累旬日不见其巅际。临上而俯视,绝壑万仞,杳莫测其所穷,肝胆为之悼栗。水行,则江石悍利,波恶涡诡,舟一失势尺寸,辄糜碎土沉,下饱鱼鳖。其难至如此。故非仕有力者,不可以游;非材有文者,纵游无所得;非壮强者,多老死于其地。嗜奇之士恨焉。
天台陈君庭学,能为诗,由中书左司掾,屡从大将北征,有劳,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,由水道至成都。成都,川蜀之要地,扬子云、司马相如、诸葛武侯之所居,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,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,庭学无不历览。既览必发为诗,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,于是其诗益工。越三年,以例自免归,会予于京师;其气愈充,其语愈壮,其志意愈高;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。
予甚自愧,方予少时,尝有志于出游天下,顾以学未成而不暇。及年壮方可出,而四方兵起,无所投足。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,极海之际,合为一家,而予齿益加耄矣。欲如庭学之游,尚可得乎?
然吾闻古之贤士,若颜回、原宪,皆坐守陋室,蓬蒿没户,而志意常充然,有若囊括于天地者。此其故何也?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?庭学其试归而求焉?苟有所得,则以告予,予将不一愧而已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