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
岑参〔唐代〕
东郊未解围,忠义似君稀。
误落胡尘里,能持汉节归。
卷帘山对酒,上马雪沾衣。
却向嫖姚幕,翩翩去若飞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东郊局势艰危还没有解除,朝中如裴判官你这样的忠义之人太稀少了。
你不幸落到叛军手里,仍然能够守节不移、忠义报国。
我与裴判官卷帘望山,举杯对饮,上马时激起的雪花打到衣服上。
裴判官归心迫切、急于重返前线杀贼,风度翩翩就像要飞一样。
注释
嫖姚:指汉代名将霍去病,曾任嫖姚校尉。
简析
《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诗的首联点明背景,说国家战事未平,而像裴判官这样忠义之人却十分稀少,突出对方的忠勇;颔联进一步描写对方的遭遇与壮举;颈联是对交游生活场景的描绘;尾联以裴判官要再次投身军营,如飞鸟般轻盈而迅速离去作结。整首诗通过对裴判官经历的叙述,赞美其忠勇、坚韧与豪迈的品质,虽未送别诗,却毫无伤感之情,全是对其人格的敬仰,希望对方能杀敌立功,实现理想。
岑参
岑参(718年?-769年?),荆州江陵(今湖北江陵县)人或南阳棘阳(今河南南阳市)人,唐代诗人,与高适并称“高岑”。天宝三载(744年),岑参进士及第,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,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,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。唐代宗时,岑参曾任嘉州(今四川乐山市)刺史,故世称“岑嘉州”。约大历四年(769年)秋冬之际,岑参卒于成都,享年约五十二岁(51周岁)。文学创作方面,岑参工诗,长于七言歌行,对边塞风光,军旅生活,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,边塞诗尤多佳作。 414篇诗文 502条名句
新婚别
杜甫〔唐代〕
兔丝附蓬麻,引蔓故不长。
嫁女与征夫,不如弃路旁。
结发为君妻,席不暖君床。
暮婚晨告别,无乃太匆忙。
君行虽不远,守边赴河阳。
妾身未分明,何以拜姑嫜?
父母养我时,日夜令我藏。
生女有所归,鸡狗亦得将。
君今往死地,沉痛迫中肠。
誓欲随君去,形势反苍黄。
勿为新婚念,努力事戎行。
妇人在军中,兵气恐不扬。
自嗟贫家女,久致罗襦裳。
罗襦不复施,对君洗红妆。
仰视百鸟飞,大小必双翔。
人事多错迕,与君永相望。